追夢的藝術

表達藝術治療師 彭倩盈

彭倩盈(Katie)是一名表達藝術治療師。說起表達藝術治療,第一時間總會聯想到繪畫,但其實還包括音樂、舞蹈、戲劇及寫作等多元化創意方式。在香港,表達藝術治療屬於一項較為冷門的學科,更遑論職業,但今次故事的主人翁Katie則在10年前已為這個夢想默默努力,排除萬難達成目標。

Katie在讀書時期已十分鍾情美術科,曾參與大大小小與美術有關的活動和創作,例如設計及製作話劇道具,又試過幫助學校製作有六層樓高的星星吊飾,一手一腳自己剪剪貼貼,感覺特別滿足。

喜歡美術,尤其是繪畫,原因竟是源於讀書壓力,「我由普通小學升讀band 1英文中學,剛開學很難適應,加上成績不是特別好,所以學習壓力較大。」每當感受到壓力,Katie便會繪畫減壓,抒發情緒,是她最好的心靈良藥。

當興趣變成夢想職業

在學期間,Katie有機會接觸到心理學科,自此對這個科目產生興趣,並天馬行空想過:「如何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東西——藝術與心理——二合為一呢?」當時,她根本沒有聽過「藝術治療」這個陌生的名詞,更不知道外國早已「有得讀」,直至某天透過報章新聞,才知道有藝術治療這一門專業,瞬即訂下成為「藝術治療師」的目標。

目標設訂好了,要實踐卻面對一個大難題,「那時香港沒有正規的藝術治療課程,要讀,就一定要去外國,不過我在基層家庭成長,去外國讀書不是容易的事。」

勇於嘗試 累積經驗

既然直接的方法行不通,Katie便決定由不同的方向出發,包括讀教育文憑、攻讀心理學學士課程、到中學任教,以及做大學研究助理等。這幾個讀書及工作的安排看似與藝術治療沒有關係,事實上卻對她現在的工作十分有幫助。

「做中學老師時,負責校內的輔導工作,需要接觸及協助學習動機不大的學生,累積『對人』的經驗。至於做大學研究助理期間,職責是就精神健康的研究項目到不同醫院收集數據,從中學習有關精神治療的知識。」這兩個工作機會,不但讓Katie加深對教育及精神治療方面的認識,更助她累積了各界別的人脈,有利日後發展。

本港首批 表達藝術治療學生

等了又等,Katie終於等到本地開設的藝術治療課程,她擁有的學歷及工作經驗,助她成功入讀心儀學科,成為香港大學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的首屆畢業生及註冊藝術治療師。現時會以自由工作者身份,到不同的機構工作,為小朋友、長者和長期病患等不同的服務對象提供合適的輔導治療。Katie的尋夢之路雖然花上較長的時間,不過最終能夠走向目標,全賴她為自己舖下了與夢想相關的道路。

既然藝術治療在香港正逐漸發展,她鼓勵有興趣從事藝術治療工作的青年,可嘗試接觸不同類別的藝術,不要只限於單一方面,「藝術治療師不一定要『藝術叻』,但要有創意,懂得利用藝術表達和了解別人。」她又建議青年要多做義工,接觸有需要幫助的社群;不要害怕嘗試,才能夠累積更多人生經驗,擁有成熟思想才可有效地幫助別人;要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學習接受和願意改變。

撰文:劉嘉裕